集成電路即俗稱的芯片,被形象地比喻為國家的“工業糧食”,代表著一個國家高端制造業和電子信息產業的核心技術水平。根據SIA公布的數據,201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額為3352億美元,同比下降0.2%。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卻實現逆勢增長。工信部賽迪顧問數據稱,2015年中國集成電路市場銷售額達3597億元,同比增長19%。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推動集成電路產業逆勢增長
事實上,對于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我國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在2006年制訂的“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中,16個重大項目,就有3個與集成電路相關。而經過多年的科技攻關,在“重大專項”等的支持下,我國集成電路從設計、制造,到封測、裝備、材料產業鏈各環節,也已經得到極大發展。我國集成電路的系統能力與國際水平之間的差距,正在大幅縮小,某些產品已經達到國際領先的水平,制造工藝技術的進展也非常快。
“十三五”時期,工信部將重點圍繞《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重大戰略部署,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深入貫徹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綱要,推進集成電路產業加快轉型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懷進鵬指出,“十三五”期間,工信部將在四個方面開展重點工作: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圍繞工業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需求,研究編制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推動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協同發展,進一步完善供給和需求兩側產業政策;
二是進一步提升產品性價比,同時加緊布局工業控制、汽車電子等芯片的開發,發揮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引導作用,形成多渠道資金協同投入方式,推動產業發展;
三是強化產業協同創新能力建設,建設集成電路產業創新中心,組織實施星火創新計劃,推動建立資源集聚、創業者培育和企業孵化的大平臺,支撐雙創發展;
四是加快高端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深入推進產學研融合協同育人,構建我國集成電路人才培養體系,加快推動示范型微電子學院建設,搭建一批產學研融合協同發展的集成電路實訓基地。
此外,懷進鵬還提出三點建議:搭建好政府和企業的溝通平臺,幫助提升產業競爭力;發揮好協會的影響力,推動產學研和高端人才培養;爭取更多的國際話語權,加快推動、提升國際合作。
目前,工信部等相關部門正加緊制定集成電路產業各細分領域的產業引導政策,并有望于今年推出集成電路產品和技術相關發展行動計劃。由此可見,國家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態度進一步明確,對集成電路產業的支持力度明顯加大。隨著系列政策措施措施密集出臺,我國集成電路前景看好。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798.6億元,同比增長16.5%。
在政策推動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迅猛。通過一系列并購重組,我國迅速形成了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企業。與此同時,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初見成效,形成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三大集成電路產業聚集區域,銷售收入占比達90%以上。總體來看,集成電路產業前景美好,但需要正視的是,與國外集成電路產業相比,我國集成電路還存在產業規模小、核心技術不強的劣勢。預計,今年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主旋律仍將是兼并重組,不過隨著行業布局的不斷優化,前景仍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