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PC出貨量在2011年達到了歷史最高數量之后,就一直在萎縮,連帶著PC芯片市場也跟著萎靡不振。據英特爾一份季報顯示,PC芯片部門業績環比下跌14%,同比僅微增2%。在芯片市場一家獨大的英特爾尚且如此,其他PC芯片廠商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不過幸運的是,云計算的發展給了英特爾一個扭轉營收格局的契機。
英特爾傍上了云計算的大腿
英特爾的季報顯示,其數據中心部門業績同比增幅為9%,達40億美元。這一數據反映了云計算服務的興起。云計算的快速發展讓云計算廠商對芯片的需求量大增,而英特爾則很好地抓住了這一條大粗腿。目前,英特爾擁有超過200個客戶,其中前7家云計算領域公司的芯片需求量占到了三分之一,這7家公司分別是谷歌、亞馬遜、微軟、Facebook、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
英特爾在進軍云計算領域的同時,還積極擴大定制芯片業務,為云計算廠商提供定制微處理器,這讓英特爾從云計算領域獲得越來越多的利潤。PC芯片行業的低迷和云計算對英特爾營收增長的拉動作用,讓英特爾興起了轉型的年頭。英特爾CEO科再奇表示,英特爾將從一家PC公司轉型為助力云計算,以及數十億智能互聯計算設備的公司。
服務器也搭上了云計算的快車
云計算不但扭轉了芯片行業的營收格局,還幫了服務器市場一把。云計算特別是中國云計算市場的爆發,讓云計算廠商對服務器的需求激增。Gartner的報告顯示,亞太地區的銷售額和出貨量分別增長了9.7%和8.4%,其中中國撐起了強大的需求市場,年增長率為14.9%,營收19億美元。其中,規模位居全球前三的阿里云,這兩年對服務器的需求量特別大。它與浪潮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由浪潮為其提供整體訂單量50%以上的服務器。
然而,盡管云計算為服務器廠商帶來了福音,但它也讓整個服務器市場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境況。一方面,云計算的興起帶動了服務器的需求;另一方面,云計算可以利用技術手段,將成千上萬臺低成本的服務器連接起來變成一個超級計算機,這就使得云計算廠商對成本高的服務器的需求下降了。Gartner一季度全球服務器市場報告也顯示,營收排名前五的企業中,除了排名第一的惠普獲得了3.3%的增長之外,戴爾、IBM、思科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營收下滑現象,其中IBM的營收同比降幅竟然達到驚人的32.7%。
其實戴爾、IBM等服務器廠商更大的危機在于,Google、AWS以及Facebook等巨頭在不斷地提升自行研發服務器的能力。一旦這些巨頭研發成功,對老牌服務器廠商將形成巨大的沖擊。
云計算的興起不但改變了數據的應用方式和我們的生活,還改變了芯片和服務器的發展方向。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PC芯片廠商和服務器廠商會向云計算廠商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