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下半年最火的一個關鍵詞就是VR,也就是虛擬現實,火到什么程度呢連A股里的虛擬現實概念股都開始飆升了。創業者紛紛投入到這個號稱未來有萬億級市場領域中,有做硬件的也有做軟件,有提供內容的也有提供平臺的,有知名互聯網廠商也有剛成立一年不足的創業公司,大家都抱著VR是下一個風口紛紛布局,不管有沒有真東西反正搭上這個概念就成了。
12月21日,騰訊正式對外發布VR計劃并向全球征集開發者,12月22日,創業新秀焰火工坊在京召開發布會也同樣發布自己的VR計劃同時推出自己的開發者平臺,一個是中國傳說中BAT里的騰訊,一個是名不經傳的小創業公司,兩者都推出了自己針對開發者的平臺,這說明什么,VR火了,資本也該來了,創業者借東風來了。
先要聲明的是,這里沒有針對任何一家公司無論是巨頭還是創業公司的意思,只是想說VR在中國市場中馬上就要火了,是不是無論是提供內容的還是做平臺的,是做硬件的還是做軟件的,都開始涌向藍海并且是想不把藍海變成紅海誓不罷休。
自打去年Facebook用20億美元收購虛擬現實技術Oculus之后,中國市場也開始VR逐漸重視起來,在硬件方面的創業也逐多了起來,在整個VR產業鏈中主要包含三個層次:底層設計(硬件、軟件)、應用層面(內容、渠道平臺)、產品層。
目前在硬件上,Oculus rift、HTC Vive和Sony Morpheuse代表了VR業界的三個主要趨勢:靜態體驗,移動體驗,主機體驗。而在國內的VR設備開發公司也已經非常多目前已超過100家。而在內容方面目前全球VR專屬定制游戲如果算上Demo的話一共有近千款在研發,但沒有一款真正面世是VR游戲,現在市面上的VR游戲都是“偽”VR游戲。
在產品層VR設備主要為頭盔和眼鏡兩種,眼鏡類其中一類就是手機盒子(可以插手機的眼鏡),這類產品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暴風魔鏡4目前售價179元當然還有一些價格特別便宜的例如在淘寶上售價9元的VR眼鏡。本身如果眼鏡質量有問題其實對人體的傷害是很大的,很容易造成眩暈、惡心并帶有嘔吐感,但依舊有很多廠商在發布自己的眼鏡盒子。
有了硬件就需要軟件和內容,提供內容的除了開發者就是平臺,誰能做平臺?其實誰都能做平臺,因為做平臺很容易,只要公司搭建好上傳平臺,建立起分發渠道,號稱自己是開發者平臺簡直容易的很,但能否真正為開發者帶來收益那就不知道了,反正這個概念能夠帶來過億的投資不假。
再說到內容提供,目前國內生產VR設備的公司超過100家,但內容提供商卻只是極少數。由于VR制作內容的成本相對比較高使得大量資本流向硬件設備,致使原生內容長期匱乏無法構建完整的生態閉環,這就是為什么在國內有太多的創業者都涌向硬件設備,而少有去做內容的原因。
當然,巨頭的入局就會推動整個市場,就會有更多的創來者涌向這個市場去創造更多的機會,騰訊的開發者平臺不僅可以給開發者帶來推廣同時還能帶第一桶金。暴風魔鏡的目標是做到“三個1000萬”:推動中國VR用戶達到1000萬,給游戲廠商每個月分成1000萬,給內容廠商分成1000萬,當然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也只有那些巨型公司才能夠做到,這不是一個創業公司才能完成的事。
2016年都被稱為VR元年,無論是國外廠商還是國內企業都盯住了中國市場,連HTC創始人王雪紅都發出了VR在中國市場未來無可限量的感慨,但大家也都清楚在中國市場一旦某個行業被關注后可以瞬間點燃,就像當像千團大點,萬家O2O一樣,VR領域也一樣會出現這種情況,一個領域被炒火后,想搭車的自然就多了。
幾句閑話:
2016年想要在VR領域創業的別搞硬件搞內容吧,IP也是很有前途的。
真正的VR設備現在還進不了普通人家呢,那幾塊錢的玩意千萬別買。
都想做平臺,但不是誰能做平臺的,也要不了那么多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