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盡管已經過去十二年,但那場被稱為“世紀大停電”的美加大停電仍然讓不少人記憶猶新,那么它能給我們哪些警示呢。
2003年8月14日下午,美國東北部、中西部8個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發生了北美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停電事故,引起地鐵、隧道、橋梁關閉,不少航班取消,商家停業,美國通用汽車等汽車巨頭的54座工廠停產,近5000萬人口受到影響,經濟損失嚴重。美國估計每天損失可達300億美元,加拿大估計安大略省損失為50億加元。
圖1.事故當時
引發的原因
調查顯示,天氣炎熱負荷激增,線路重載跳閘后造成某地區電壓進一步降低并引起一連串故障,是停電的客觀原因之一,而一座發電廠因受雷擊發生火災則被認為是停電的直接原因。
供電可靠性是衡量供電質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從另一個角度說,電能質量直接關系到電力系統的供電安全和供電質量,電能質量是對優質供電進行評價的重要方面。
那么影響電能質量的因素的主要方面有那幾個呢,一般來說是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自然現象的因素:雷擊、風暴、風雪等對電能質量的影響,使電網發生事故,造成供電可靠性降低。
圖2.大雪導致電網故障
電力設備及裝置的自動保護及正常運行的因素,如大型電力設備的啟動和停運、自動開關的跳閘及重合等對電能質量的影響,使額定電壓暫時降低、產生波動與閃變。
圖3.電氣保護跳閘
電力用戶的非線性負荷、沖擊性負荷等大量投運的因素,如煉鋼電弧爐、電氣化機車運行等對電能質量的影響,使共用電網產生大量的諧波干擾、產生電壓擾動、產生電壓波動與閃變等。
圖4.電氣化機車
為了防止“世紀大停電”這類大事故的發生,我們不僅要加快電網建設、完善電網結構,也要實時監測電網中的電能質量問題,使得我們的電網能實時發現電能質量問題,并解決。從而避免這類事故的發生,營造健康穩定的用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