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在今年P8國內發布會上推出了一項全新的業務——“天際通”,這項功能可以讓使用搭載了麒麟930芯片的手機用戶在不用插入當地運營商SIM卡的前提下,依照當地的資費使用當地運營商的數據網絡。
7月15日商用 四檔套餐可選
日前華為方面宣布“天際通”業務將在7月15日正式商用,首批支持天際通的中端包括了華為P8、Mate7、榮耀6plus等產品。
同時華為官方也公布了天際通目前所試用的國家和地區,分別有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地區;泰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瑞士、西班牙、葡萄牙、瑞典、丹麥、荷蘭、比利時、希臘、愛爾蘭、奧地利等國家。
資費方面,天際通實行統一資費,有四檔套餐可以供用戶選擇:
1、全球暢享版套餐:每天28元,不限流量,速度有限制,適合一般用戶。
2、全球尊享版套餐:每天98元,不限流量,不限速,可共享為熱點,適合重度網蟲。
3、本地自由行套餐:七天48元,1GB流量,適合短期出行,比如十一黃金周期間。
4、嘗鮮版套餐:5元,20MB流量,適合體驗或緊急上網需求。
統一資費意味著如果用戶使用天際通業務,在一天之內穿越有服務支持的幾個國家和地區,都只按照一天的資費標準收取費用,無需根據所在國重新購買。
不用插SIM卡也能上網?
很多人關心為什么用戶無需插入SIM卡就能使用國外運營商的網絡,這也是天際通最為核心的技術。
因為全球很多國家的運營商都在使用SIM卡,因此可能很多人認為SIM卡是手機和運營商連接的唯一橋梁,實際上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SIM卡本身是一種智能卡,有處理器以及智能電路,一般容量在幾十到幾百KB,除了存儲運營商的網絡信息、加密密鑰外,還支持存儲部分用戶信息(諸如電 話本、短信等)。SIM卡的作用是通過其存儲的IMSI(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確保無線通訊網絡中一個唯一的合法手機號碼接入移動網絡。
而手機在出廠時會有一個且全球唯一的IMEI,通過插入的SIM卡中的IMSI與IMEI綁定,保證了手機和SIM卡的組合在所在無線網絡中的唯一性,這也就是為什么你可以在極短時間內打通他人電話的原因。而IMSI是識別運營商至關重要的元素。
如果一張聯通的SIM卡漫游到國外是如何接入當地網絡的?簡單說下這個過程:
1. 聯通SIM卡到了美國,用戶想要他的手機接入AT&T的網絡,這時候AT&T會向中國聯通發送一個指令,問中國聯通該IMSI是否開通國際漫游?
2. 聯通經過查詢后發現該IMSI開通了國際漫游,返回一個指令給AT&T告知開通了,可以接入當地網絡。
3. AT&T則會給這個用戶分配一個虛擬的IMSI,保證他的手機可以在AT&T網絡中正常使用。
4. 而當有用戶撥打該用戶號碼時,聯通會主動將主叫號碼轉入AT&T網絡中,從而實現通話。
從這個過程中不難看出,實際上一臺手機能否漫游,跟SIM卡本身沒有太直接的關系,而更多的是跟SIM卡中存儲的IMSI有關。
如果將IMSI存儲手機芯片中,在需要的時候調取,這樣在原則上就可以省略掉SIM卡這個東西,而這種技術,被稱為Multi SIM。
其實這種技術并不少見,之前很多人買過美版、日版的iPhone,使用時需要卡貼,卡貼實際上就是Multi SIM典型性的產品。
之前蘋果在去年推出的Apple SIM也是一種典型性Multi SIM產品,通過把多家運營商的IMSI寫入iOS系統,繞過3GPP的限制,從而實現一張SIM卡兼容多家運營商。
華為天際通也采用了類似蘋果的技術,只不過它將運營商的信息寫入到了手機基帶中而非一張獨立的SIM卡中,因此原則上這項技術只能適用于搭載海思芯片的產品。
華為憑借其在海外堅實的運營商基礎,只要與這些運營商談好合作,天際通的實現并非難事。華為也成為目前全球惟一一家通過硬件方式實現Multi SIM技術的中國廠商。
華為是唯一這樣做的中國企業嗎?
實際上并非如此。國內已經有企業在涉及類似的業務,比如在國內旅游圈很火的漫游寶,它也是一個免SIM卡多國漫游的設備,早于華為天際通推出。不過漫游 包是以MiFi方式存在,而非手機。所謂MiFi就是一個便攜式的寬帶無線裝置,大小與手機相似,集成調制解調器、路由器與接入點三者的功能。
天際通的好處?
很明顯,天際通的好處在于它無需插入SIM卡即可在多地不同運營商間切換數據網絡,方便且無需擔心有繁瑣的過程。
其次是手機本身的SIM卡網絡不受影響,依然可以正常通話。而于手機集成則省去了多設備造成的攜帶不便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