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5日~17日,在深圳國際嵌入式系統展上,筆者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同屬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子、CEC)的上海華虹集成電路有限責任公司(華虹設計)。華虹設計是中國電子引以為傲的智能卡與信息安全芯片解決方案供應商,是中國“909工程”的重要IC設計公司,其智能卡與信息安全芯片廣泛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如身份證、社保卡、公交卡、手機SIM卡等。
不過,此次展會上,華虹設計力推的是其新開發的國內唯一的超低功耗MCU——SHC16L系列。筆者有幸對其副總經理謝文錄博士進行了訪問,探究華虹設計的通用MCU戰略。
上海華虹集成電路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謝文錄博士
做國內最大MCU廠商
4月9日,美國商務部發布了一份公告,決定禁止向中國4家國家超級計算機機構出售至強“Xeon”芯片,以對中國超級計算機布局設置障礙。“缺芯”就會受制于人!
從2010伊朗震網病毒,3000多臺離心機被損壞,到導彈實驗現場爆炸,再到棱鏡門、網站用戶數據泄密。當前,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面臨巨大的國際競爭,集成電路產業是所有信息安全的基礎性產品。謝總告訴記者:“隨著物聯網、工業4.0的發展,中國工業處于轉型升級過程中,我們在享受信息化帶來的智慧時,安全問題也日益嚴重,兩者可以說是相克而生。為保證工控系統的安全,必須要有國內的芯片、方案和系統一起支撐,工控系統芯片迫切需要國產替代。”
芯片種類很多,為什么選擇做MCU呢?謝總解釋到:“中國每年300億顆的市場需求,MCU作為通用和大眾的芯片,應用最廣泛;雖然各大半導體廠商提供了種類豐富的MCU,但從工控安全、產業安全的角度,國內如此大體量的需求,需要一個自主的運行體系做保障。”
MCU盈利周期長,入門門檻高,對生態環境要求高,從設計到上量,周期很長。縱觀國內,也只有中國電子這樣戰略穩定、技術和資金雄厚的大企業才可能把MCU做大做強;華虹作為中國電子的下屬公司,是國內IC卡技術的領頭羊,是國內綜合實力最強的芯片供應商,公司芯片年出貨量接近8億課,擁有十多年在智能卡與信息安全芯片的豐富經驗。
從工藝、人才、IP及實力等綜合來看,華虹設計迅速成長為國內最大MCU廠商指日可待。
圍繞MCU的清晰路線圖
圍繞MCU,華虹設計已有清晰的路線圖:首先提供超低功耗MCU外;接下來,將推出工控MCU,立足于工業控制器,PLC,電機驅動控制器,工業儀器儀表控制器,工業物聯網控制器,工業總線控制器,工業IO 控制器等;未來將推出安全MCU.
關于MCU架構,華虹設計除了提供基于8051、當前流行的ARM架構的MCU,還將提供基于Dolphin架構的MCU;最快,今年年底基于國內自主核(Independent design IP)的芯片將提供樣片。
該芯片將面向專用領域,華虹設計提供全套支撐系統,客戶可直接用高級語言進行開發,以降低PLC開發的門檻和難度,簡化設計模式。“華虹設計要做工業控制里的MTK。”謝總補充到。
以16位MCU迅速切入市場
華虹此次展出的SHC16L系列是國內唯一一個超低功耗MCU系列,該系列芯片采用16位80251內核,功耗性能達到國際MCU大廠主流產品的水平,具有最大128KB Flash用戶空間,硬件支持DES/3DES、7816、RNG、12位ADC、DMA、UART、SPI、I2C等,主要應用于智能水表、智能燃氣表、智能熱量表等民用智能儀表領域,同時也能應用與血糖監測儀、血壓監護儀、心電記錄儀等個人健康醫療領域,以及火警探頭、智能門鎖、無線傳感器、無線監控等智能傳感器應用領域。
國內唯一超低功耗MCU系列——SHC16L系列
謝總告訴記者:“SHC16L系列80251 16位MCU,比標準的80C51處理能力快40倍;具有9種模式的功耗管理系統,其超低功耗甚至優于被稱為業界標桿的MSP430。”
SHC16L系列面向成本敏感的消費電子市場,被眾多工程師認可和接受,其生態系統也較為成熟,再加上國產MCU性價比的優勢,該系列芯片迄今為止已出貨200萬顆。
目前,SHC16L系列有4個品種,明年將會擴展到20個品種。
SHC16L系列內部框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