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針對業內分析師有關蘋果未來可能放棄Mac電腦目前采用的英特爾芯片,轉而使用蘋果目前在iPhone和iPad中使用的自家A系列芯片的預測,英特爾首席財務官史密斯(StacySmith)在接受美國主流網絡媒體BI的采訪時稱:英特爾的電腦處理器在行業內遙遙領先,如果蘋果放棄英特爾芯片,蘋果電腦的性能將會倒退。即在電腦芯片上,蘋果Mac不可能放棄英特爾芯片。
那么除了英特爾所言芯片性能的因素之外,蘋果是否還有其他理由離不開英特爾芯片嗎?
業內知道,iPhone、iPad和Mac是蘋果營收和利潤來源的主要三條產品線。這之中,由于iPhone和iPad基于同樣的芯片(蘋果自家基于ARM架構的A系列芯片)和iOS系統(同在iOS生態系統之下),使得彼此間極易產生互搏,或者說互搏發生的概率很高。
例如蘋果最新大屏iPhone 6及iPhone 6 Plus的發布,就對iPad,尤其是iPad Mini造成了沖擊,這也是為何蘋果要推出更大屏幕(12.2英寸)iPad和業內分析機構下調iPad出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實,屏幕間差距的縮小還在其次,主要是iPhone和iPad同屬于iOS生態系統,體驗的近似性無形中又縮小了屏幕間造成的差距。
反觀目前Mac產品線,由于其采用基于x86架構的英特爾芯片和Mac OS X系統,所以是完全獨立于上述iPhone和iPad的iOS生態系統的。也就是說從最基本的用戶體驗的角度,Mac是最為獨立而不受上述兩類產品沖擊或者造成彼此互搏的產品線。
重要的是,蘋果Mac目前在Wintel主導的PC產業中活得很好。例如在上個季度中,Mac 產品線的銷量竟然創下了季度紀錄,一共賣出了552萬臺 Mac,同比增長9%,營收接近 70億美元,已經超過iPad,成為蘋果第二大營收和利潤來源。
此外,與iPhone在智能手機產業中的表現類似,盡管市場份額優勢不明顯,但營收和利潤,尤其是利潤卻占據所屬行業大部(據統計,Mac在PC產業中僅占有不到10%的份額,但卻拿走了該產業50%左右的利潤)。由此可見,蘋果基于英特爾x86架構芯片及Mac X打造的生態系統在PC產業中具備相當的競爭和盈利能力。
既然如此,蘋果有何理由要將自己的A系列芯片應用到Mac產品線中呢?要知道,對于蘋果Mac產品線來說,A系列芯片的引入絕非是簡單的芯片的更換,而是生態系統的變化。即放棄目前極具競爭力、花費近10年打造的x86+Mac OS X生態系統轉而采用iOS生態系統。在此先不說iOS生態系統是否適合PC產業的應用模式,或者在PC產業中的競爭力如何,僅從蘋果差異化競爭的角度看,之前針對不同產業的生態系統的差異化優勢將消失。
業內知道,由于平板電腦市場增長放緩及大屏iPhone 6發布對于iPad產品線的沖擊,蘋果開始向更大屏iPad方向發展(例如業內傳聞的大屏iPad Pro),以拉開其與大屏iPhone的差距。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大屏iPad又有可能會與現在Mac(例如MacBook Air)產生交集。
此種情況下,如果蘋果再在Mac中采用A系列芯片,即引入iOS生態系統,會更加模糊iPad與Mac間的界限,加上已經存在的大屏iPhone與iPad的互搏,蘋果三條產品線無論從產品的性能(采用同樣的芯片),還是生態系統(均為iOS)基本趨同。那么Mac存在的差異化價值在哪里呢?更為關鍵的是,從之前PC產業的發展看,鮮有基于ARM架構的生態系統在PC產業成功的先例,而蘋果Mac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功,反而是10年前放棄Power PC架構芯片的結果。所謂前車之鑒。難道蘋果想重蹈覆轍嗎?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業內僅從芯片性能角度,就推斷蘋果未來會在Mac中棄用英特爾芯片,過于簡單和片面。就像前述,對于蘋果來說,在Mac中放棄英特爾芯片,就等同于放棄了目前在傳統PC產業中具備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的生態系統,進而使得自身三條產品線間的差異化競爭和生存的優勢消失,而這是蘋果要竭力避免的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