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AMD和老對手英特爾一樣,面臨被邊緣化的危險。本周二,市場傳言稱中國的北京神州龍芯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以下稱“龍芯公司”)可能收購AMD公司,這一消息導致AMD股價大幅上漲,不過美國科技新聞網站Recode指出,AMD和英特爾之前存在的芯片架構技術授權合作,很可能無法讓中國公司成功收購AMD。
市場消息稱,AMD公司已經成為龍芯公司的收購目標。這一消息未獲得相關方面證實。
另據外媒報道,AMD公司內部人士對媒體披露,最近確實有中國財團和公司高管就收購事宜進行過談判,但是具體事宜不方便透露。
通過美股行情看到,周二AMD的股價出現了大幅上漲。當天在盤中交易時段,AMD股價上漲了9美分,收于2.7美元,漲幅高達3.45%,而在盤后交易時段,AMD的股價繼續上漲了1.11%。
這樣的單日高漲幅,對于AMD股票來說實屬少見。
據此前媒體報道,龍芯公司和AMD已不是陌生人關系。早在2013年,兩家公司就設立了聯合研發中心,進行新產品的開發。
Recode網站分析指出,如今的AMD公司,已經成為一個誘人的收購目標。在過去三年時間里,公司股價暴跌了六成,即使是獲得周二的大幅上漲之后,AMD公司市值僅為20億美元左右,對于收購方而言,這一收購交易的代價并不昂貴。
不過,任何一家公司想要收購AMD,還有一個說起來比較奇怪的“攔路虎”——AMD的老對手英特爾公司。
在傳統的電腦和服務器處理器芯片市場,AMD和英特爾是一對老對手,雙方之間曾多次發生過訴訟,如果獨立的AMD公司消失,對于英特爾將是競爭利好,英特爾緣何會反對?
在過去幾年中,AMD的芯片競爭力下滑,對于英特爾所構成的威脅已經下降,不過AMD過去曾經從英特爾獲得授權,可以使用x86處理器架構的指令集,這個技術授權協議,是AMD公司最重要的資產。
x86指令集的歷史,要回溯到英特爾個人電腦芯片的早期(即芯片以數字命名的1980年代和1990年代)。首先是386,后來是486,最終出現了奔騰芯片,現在則是酷睿芯片系列。
通過x86指令集,英特爾相當于規定了一套基本的規則,告知CPU處理器芯片如何工作和運行。x86處理器的發展也推動了全世界個人電腦的發展,另外在2006年,蘋果公司也開始采用x86架構處理器,這一套規則也延伸到了蘋果電腦身上。
據報道,AMD在數十年里一直獲得x86指令集的授權,只不過授權協議的談判難度逐步增加。雙方的授權協議屬于商業機密,外界不得而知,不過這屬于一個交叉專利授權合作,英特爾也同時獲得了AMD的部分專利授權。
盡管授權合作的內容較為明晰,但是有趣的是,其他問題仍然導致英特爾和AMD多次出現紛爭。
比如當年,AMD計劃剝離半導體制造業務,將其分拆成為一家名為GlobalFoundries的獨立公司。英特爾表示反對,認為通過分拆,AMD會把英特爾的x86技術授權給第三方。不過最終,分拆計劃順利實現。
2009年,經過艱苦的談判,AMD和英特爾的授權合作獲得了延期。雙方的談判中,還有一位來自舊金山的律師AntonioPiazza充當“協調人”,此人也曾經在1990年代幫助兩家公司達成合作。
Recode網站分析指出,如果外部公司計劃收購AMD,勢必將會波及到英特爾提供的x86指令集授權,英特爾將會挺身而出進行干預。
據分析,英特爾完全可以取消對AMD的技術授權,從而讓AMD的收購價值大幅下降,英特爾實質上具備了對AMD轉讓交易的一個變相的否決權。
Recode指出,AMD和英特爾之間的復雜技術授權和艱難的談判,將會嚇走AMD潛在的收購方。因此傳言中中國龍芯公司對于AMD的收購,也不會一帆風順。
相關資料顯示,北京神州龍芯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是中科院計算所與A股上市公司“綜藝股份”2002年共同投資的國有企業。董事長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計算所所長李國杰。據稱,龍芯公司致力于中國唯一自主知識產權高端通用CPU——龍芯CPU的高科技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