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MATLAB編程法分析電路
如圖1所示,已知us=7.07sin(314t)V,is=1.414sin(314t30°)A,R1=R2=R4=2Ω,R3=2.5 Ω,C=0.01 F,L=0.01 H。求各支路電流并作相量圖和波形圖。
用回路電流法求解。從圖1可以看出,i1、i2和i6分別是3個回路Ⅰ、Ⅱ和Ⅵ的回路電流,列方程得:
1.1 用MATLAB語言編程實現上述計算
1.2 繪制電流相量圖和波形圖
在上一節的程序中,在計算各支路電流的表達式之后加一條繪制復數相量圖的語句:compass(『I1,I2,I3,I4,I5,I6』),就可以繪制出電流I1~I6的相量圖,如圖2所示。
從圖2可以清晰地看出各支路電流的幅值、初相角以及兩個電流之間的相位差。I4與I2接近反相,I1與I3相位差近似60°。
在上一節的程序中,在計算各支路電流的表達式之后加下面的一段程序,就可以繪制出電流i1~i6的波形圖。
運行程序,就可以繪制出電流i1(t)-i6(t)的波形圖,如圖3所示。
本例中,w=314,則f=50 Hz,T=0.02 s。仿真時間設為0.03s,即一個半周期。所以,仿真結果顯示了一個半周期的波形。
從波形圖上看,i2與i4近乎反相,與相量圖是一致的;i3與i1的峰值在1.5與2之間,而從相量圖上看到的相量的模都小于1.5,這兩者也是一致的,因為峰值等于SQRT(2)乘以模值。
2 用分析模塊Powergui分析電路
Powergui是分析電力系統模型的有效的圖形化用戶接口。該模塊可以顯示系統穩定狀態的電流和電壓以及電路(電感電流和電容電壓)所有的狀態變量值,當電路中出現阻抗測量模塊時,Powergui也可以顯示阻抗隨頻率變化的波形。
建立仿真模型:從電力系統模塊庫Power System Blockset中提取與圖1對應的元件模塊,按要求的數值進行參數設置,構成圖4所示的電路仿真模型。圖中的支路電流i1~i6各用一個電流測量模塊Current Measurement測量,i1~i6的波形經過模塊Bus Creator送到示波器Scope同時顯示。
設置系統的仿真時間和Scope的時間范圍均為0~0.03s,啟動仿真并查看仿真結果。
從Scope窗口看到i1~i6的波形如圖5所示,將其與圖3比較可以看到:編程法和電路模型仿真法得到的結果是一致的。
雙擊圖4右下角的Powergui模塊,打開圖6所示的窗口,同時選擇狀態變量值‘states’、穩態測量值‘measuren’和電源值‘sources’則可以看到如圖6所示的各變量的數值。將它們與編程法計算的結果A(1)-A(6)、rm(1)-rm(6)作比較,說明兩者是一致的。
3 用測量模塊Fourier測量電路
模塊fourier可用于測量正弦信號的幅值和初相。在此為簡化圖形,將圖4所示的電路模型進行組合形成一個新的模塊,新模塊僅引出六個支路電流i1~i6。每個支流電流用一個Fourier模塊測量,再輸出至兩個display模塊顯示該支路電流的幅值和初相。仿真電路如圖7所示。設置相關參數并運行仿真,則i1~i6的幅值和初相分別顯示于顯示模塊rm1~rm6和A1~A6中。
將編程計算結果A(1)~A(6)、rm(1)~rm(6)、Powergui分析結果圖6所示與Fourier模塊測量結果圖7所示進行比較,說明三種電路分析法是一致的。
4 結論
從仿真結果可以看到實驗數據與理論分析吻合。實例分析說明:用MATLAB的M文件求解電路方程,程序簡潔、可讀性強且計算結果準確。利用Matlab提供的電力系統工具箱(SimPower Systems),可以方便、快捷地對所研究的電力電子電路進行各種暫態和穩態仿真,這對于電路工作狀態分析和電路設計指導都有很大幫助,尤其是Simulink在復雜的具有各種控制策略的電力電子系統方面有很大潛力。把MATLAB
引入教學活動,將使師生從繁瑣重復的低級的勞動中解放出來,把更多的時間用于對概念的思考與創造性思維方式的訓練,教學的效率會大大提高。隨著仿真技術在電力科學研究中的普及和發展,使用基于圖形界面的仿真建模方式的仿真軟件(MATLAB)是大勢所趨。